心正說明:中國古人非常的智慧,發明了天干地支來紀元,并且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成為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之一!本人研究20多年,越研究感覺越深刻。尤其是人的屬相,什么屬相幾點出生的,命運大不相同。比如說本人屬蛇,驚蟄這天出生。蛇是冬眠的,驚蟄要出來覓食。我又是早晨八點出生,因此,一輩子操勞奮斗,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學習,永無止境。第一學歷只是個85級的中專,后來??票究茖W了好幾個專業:金融保險、新聞與文學、經濟管理、英語翻譯、法學等專業,還不過癮,又讀了山東大學社會學研究生專業。在國企干過老總,辭職到大學任教,平時科目輔導和親子教育,每年幫助數百孩子進入意想不到的大學,每年還挽救幾十個逃學的孩子。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人人有責!
………………………………………………………………………………………………………………………………
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十干是指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簡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天干地支的發明影響深遠,依舊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
天干地支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īng)、戊(wù)、
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
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
戌(xū)、亥(hài);
注: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
干支與星象
根據現代天文學知識,可以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組成的,天文學上恒星十分穩定,相對位置幾千幾萬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都保持不變,對地的影響也是相對穩定的,而地球及其他太陽系的行星不斷的圍繞太陽公轉,而整個太陽系則是相對于北極星(即紫微星)位置不變的在銀河系中做螺旋運轉,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運行而造成天星之間位置關系的改變,進而改變了特定星宿對地球及地上萬事萬物的影響,所以古人通過夜觀天象來預測吉兇。
天文上把黃道平面劃分為十二宮,以日躔過宮劃分十二個月。所以古代把黃道十二宮以地支命名,十二宮又與二十八宿相對應,即子宮有女、虛、危三宿;丑宮有斗、牛二宿;寅宮有尾、箕二宿;卯宮有氐、房、心三宿;辰宮有角、亢二宿;巳宮有翼、軫二宿;午宮有柳、星、張三宿;未宮有井、鬼二宿;申宮有觜、參二宿;酉宮有胃、昴、畢三宿;戌宮有奎、婁二宿;亥宮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學中地支取象的象意來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義也是來源于此。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質特色中,顯示出甲乙攜帶著風氣,丙丁攜帶著火氣,戊己攜帶著濕氣,庚辛攜帶著燥氣,壬癸攜帶著寒氣,它表明了天上的五行之氣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運行變化。以一種獨特的程序運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氣有著另外的一種既遵循五行相生規律。天干表明是說天上的五氣規律,地支表明是說地上的五氣規律。
干支涵義
夫干猶木之干,強而為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昔盤古氏明 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首君以天地既分之后,先有天而后有地,由是氣化而人生焉,故天皇氏一姓十三人,繼盤古氏以治,是曰天靈淡泊,無為而俗自化,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其十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遠古時代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天道與地道決定著人道,故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時空,時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萬物雖長于地上,但是萬物的榮盛興衰卻離不開天。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闡述天地人。從文獻記載來看,遠古時代就已有天干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別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天干地支,是應用易學在實踐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很多事物的發展規律都是通過它來認知。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象法
由于天干地支的意義均來自于樹木,所以他們的原始字義也被人們賦予了生動的說法。
干者猶樹之干也?!〖祝合癫菽酒仆炼?,陽在內而被陰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罕?,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翰菽境砷L壯實,好比人的成丁?!∥欤好⒁?,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榮?!〖海浩鹨?,紀也,萬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紀?!「焊?,秋收而待來春?!⌒粒航鹞缎?,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桑喝岩?,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铮恨褚?,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猶樹之枝也?!∽樱烘芤?,陽氣始萌,孳生于下也?!〕螅杭~也,寒氣自屈曲也?!∫貉菀?,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好?,日照東方,萬物滋茂?!〕剑赫鹨?,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龋核纫?,陽氣畢布已矣?!∥纾贺跻?,萬物豐滿長大,陰陽交相愕而仵,陽氣充盛,陰氣開始萌生?!∥矗罕t也,日中則昃,陽向幽也?!∩辏荷焓猿?,萬物之體皆成也?!∮希壕鸵?,萬物成熟?!⌒纾簻缫?,萬物滅盡?!『ィ汉艘?,萬物收藏,皆堅核也。
來源淺考
天干地支
遠古的天皇時代,已有干支歷法及歲時的雛形?!案芍А惫琶皻q”(攝提)。據《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記載:“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十天干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地支曰: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皻q”以六十甲子(干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兑住は缔o》寒暑相推而歲成?!度时炯o》:“天皇氏,木德王,歲起攝提”。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代文獻文記載確定天皇氏時代已發明干支歷,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天干地支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后世用于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鑒》就以這套干支術語紀年)。
干支的發明標志著最原始的歷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在傳承發展中后世將這套多音節的攝提紀元(歲)術語簡化為一個字,其與簡化后的干支在《爾雅》與《史記》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如“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
干支紀元法是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確定“月建”,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斗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稘h書.律歷志》:“辰者,日月之會而建所指也?!本驼f明了辰,月建所指。古老天文學稱北斗星斗柄所指為“建”。斗柄旋轉一圈(從立春到下一立春),謂之一十二月建,“十二月建”是干支歷法的基本內容,依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確定。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節氣變化有密切關系。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間,北斗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為古代人民判斷季節的依據,即所謂“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北斗星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攝提),干支歷法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或“十二月令”),每月令含兩個節氣,斗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霸陆ā?,又稱月令,是古人干支紀月的一種方法。
天象觀測
在天文星象上,北極星位于地球地軸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由于地球的自轉,而北極星正好處在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而在軸邊上的北斗星看起來就象圍繞著北極星轉一樣,這就產生了“斗轉星移”。北極星是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距地球北極很近,差不多正對著地軸,從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幾乎不變。航海和旅行的人??克鼇肀鎰e方向。因為北斗星圍繞北極星轉動,因此北斗星亦用來辨方向,定季節。人們可以根據初昏時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同樣,也可以根據北斗星斗柄所指十二辰中的不同位置來確定十二月份。
北極星被認為是帝星,稱為“天帝”?!墩f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舱?,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薄墩f卦傳》指出了方位和后天八卦乃至《易經》的關系,也指出了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和時間的關系。
應用領域
用于歷法紀元
干支主要用于歷法紀元。原始干支即“攝提”,又名“太歲”。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這套歲紀攝提影響深遠,后世用于歷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時編撰的官方正史著作《資治通鑒》就以這套干支術語紀元)。在傳承發展中后世把這套攝提紀術語簡化為一個字的干支名。歲紀攝提(原始干支名)與簡化后的干支在《爾雅》與《史記》等著作中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
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依據斗轉星移定歲時,斗柄順時針旋轉一圈,謂之一歲(攝提)。北斗星循環旋轉,斗柄回寅,乾元啟運,時回新春。天維建元,是從寅開始的,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歲而匝,終而復始”。北斗星的斗柄從指向正東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為起始,然后順時針方向旋轉,循環往復;歲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復還寅位,終而復始,新的一個輪回由“斗柄回寅”的立春歲首開啟。天干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等。
用于序數、評級和分類
天干地支的主要序數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數字取代之后,人們仍然用它們作為一般的序數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僅用于羅列分類的文章材料,還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的評級與分類。在有機化學的命名中,1-10個碳原子的化合物用天干命名,如甲烷(1個C原子),乙烷(2個C原子),丙烷(3個C原子)以此類推……又比如乙烯(2個C原子),丁烯(4個C原子)。
用于理學、醫學、風水、術數和命理學中
在陰陽五行理論中,干支按其順序分為陰陽,逢單數屬陽,逢雙數屬陰。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數;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數。在這個基礎上,根據相生相克的理論,推算人事的和諧、興衰、沖突及其生滅。
天干地支這樣一些符號被賦予了豐富的神秘的文化內容,是了解古代中國人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干支歷依舊流行于萬年歷等書,用于象數、風水和命理學中。
^^^^^^^^^^^^^^^^^^^^^^^^^^^^^^^^^^^^^^^^^^^^^^^^^^^^^^^^^^^^^^^^
天干地支與五行的關系
地支與五行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
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
午(馬)屬陽火,南方;巳(蛇)屬陰火,南方。
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
辰(龍)、戌(犬)屬陽土,中央;丑(牛)、未(羊)屬陰土,中央。
天干與五行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方位圖
甲為棟梁之木,乙為花果之木,甲乙東方木。丙為太陽之火,丁為燈燭之火,丙丁南方火。
戊為城墻之土,己為田園之土,戊己中央土。
庚為斧鉞之金,辛為首飾之金,庚辛西方金。壬為江河之水,癸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干支與生肖的關系
干支紀元法,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兩兩搭配,來表示年、月、日的序號,六十年一循環周期。為了便于民間百姓記憶,古人還專門設計了12種動物(“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互相搭配。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每一生肖表示一歲。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有豐富的傳說,并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
十二生肖對應十二地支,屬干支歷范疇,干支的歷元是立春。不用歷法有不同的歷元,如用其它歷法的歷元作為干支的歷元是錯誤的。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每一生肖均對應著相應的地支,生肖轉換以立春為界。
干、支的五行屬相
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龍 ? 06己巳木蛇 07庚午土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雞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豬
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龍 ? 18辛巳金蛇 19壬午木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雞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豬
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龍 ? 30癸巳水蛇 31甲午金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雞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豬
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龍 ? 42乙巳火蛇 43丙午水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雞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豬
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龍 ? 54丁巳土蛇 55戊午火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雞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豬
具體的算法舉例:
1、萬年歷查知1995年為乙亥年。
推算:先用1995年的尾數5查表得知天干為乙,用年份(1995)除以12的余數為3查表得知地支為亥,所以1995年為乙亥年。
2、再比如2013年查萬年歷為癸巳年。
推算:先用2013年的尾數查表得知天干為癸,再用年份(2013)除以12余數為9,9為巳。那么2013年就是癸巳年了。
…………………………………………………………………………………………………………………………………………………………
具體的算法舉例:
1、公元前403年為戊寅年(資治通鑒 卷第一)
先用年份的尾數3查表得知天干為戊,再用公元前403年除以12余數為7,查表得知地支為寅。那么公元前403年就是戊寅年了;
2、公元前369年為壬子年(資治通鑒 卷第一)
先用年份的尾數9查表得知天干為壬,再用公元前369年除以12余數為9,查表得知地支為子。那么公元前369年就是壬子年了。
……………………………………………………………………………………………………………………
干支與時間的關系
干支歷
干支歷法是上古文明的產物,又稱星辰歷、甲子歷等,是一部深奧的歷法。它是用六十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歷法。干支紀元(歲紀攝提)以北斗七星的運轉計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謂之“斗建”(古稱北斗斗柄所指為“建”)。如《淮南子·天文訓》收錄:“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歲而匝,終而復始”。這里的“斗”指的就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斗柄循環旋轉,順時針旋轉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攝提)?!笆陆ā笔且罁岸墓潥狻倍鴣淼墓潥庠?,“十二月建”的劃分是以節令為基準,即以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分別作為寅月(攝提格)、卯月(單閼)、辰月(執徐)、巳月(大荒落)、午月(敦牂)、未月(協洽)、申月(涒灘)、酉月(作噩)、戌月(閹茂)、亥月(大淵獻)、子月(困敦)、丑月(赤奮若)之始。干支歷以“斗柄回寅”為“春正”(正月)。正月,即建正之月,斗柄回寅為春正,春正所在的月份即正月;建正(正月)是歲紀攝提論十二月建的概念,后經演變亦用來指其它歷法的首月。十二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月、三月建辰…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干支紀月以寅月為正月,依據斗柄所指確定陰陽消長,斗指寅時陽氣升發,萬物更生,寅月是干支歷首月。干支紀時以子時為起始,依據太陽運轉計算日,太陽新生于子,子時是一日之中首個時辰。
干支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運化的規律。干支歷主要由干支紀年、干支紀月、干支紀日、干支紀時四部分組成。它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是干支歷基本內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節氣。干支歷的年月日均由天象決定,無須通過人為調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規律的一部歷法。
干支紀年
干支紀年以天干和地支組成共60個干支紀年(詳見上文序列表中的表格)(或見下文五行、屬相),以此往復,60年為一個輪回。
干支紀年一個周期的第一年為“甲子”,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個周期;一個周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數,所以每60年為一周期)。如1644年大概為甲申年,60年后的1704年同為甲申年,300年后的1944年仍為甲申年。注意以上只是大概對應,因公歷和干支歷是不同的歷法,年份起點不同。
干支紀月
干支紀月是由十二辰紀月發展而來。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紀月,即為月建。在以鐘表盤面理解日月五星的運行時,我們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會時的辰位。
干支紀月歌訣
干支紀月的推算較為容易,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經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配固定每月地支就行。有歌訣為證(寅月為正月,寅為虎,又稱“五虎遁元”):
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從丙上起。
乙庚之歲戊為頭,——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從戊上起。
丙辛必定尋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從庚上起。
丁壬壬位順行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從壬上起。
更有戊癸何方覓,甲寅之上好追求?!昴旮墒俏旎蚬锏哪攴?,正月的月干從甲上起。
干支紀月圖表
為了便于推算,把他們的關系歸納于此表:
(待續)